警惕「替代性創傷」
疫情期間,你可能因為網上各種各樣的消息而時刻擔心著。
電視里令人揪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數不斷刷新,微博上各地求助信息此起彼伏,微信群里不斷刷出各種半真半假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。你一邊為一線工作人員擔憂,一邊又開始擔心起家里還有沒有足夠的口罩、酒精、消毒液……這樣抱著手機一刷一天,明明好像什么都沒做,你卻覺得自己身心俱疲,食欲不振,甚至想哭或者想發火……快停下,你可能已經“替代性創傷”了!
替代性創傷是指我們雖然沒有親歷創傷事件,但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和人際交流了解相關信息后,因為對他人遭受不幸的同情和共情而出現的身心困擾等創傷反應。
在過去,替代性創傷一般出現在醫護人員、消防救援人員這些一線救助者或者創傷者的親友身上。但隨著自媒體時代越來越發達的咨詢傳遞,在重大災禍面前,我們每個人都可能經歷替代性創傷體驗。不論你是否已經出現替代性創傷體驗,在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”的風暴里,我們都需要做好心理防疫的工作。你可以試試做這些事情來照顧好自己。
首先,盡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,有適當的休息,盡量保持生活的穩定。然后,翻出你之前計劃列表清單,開始處理那些一直計劃要做卻遲遲沒動手的任務,或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別人。無論是完成任務還是幫助他人,都會帶給你成就感和滿足感,會大大補充你“被掏空”的心理能量。在突發的災禍面前,我們更需要和朋友、家人保持密切的聯系。不論是在線聊天、一起打游戲,還是陪伴談心,互相關照,在這個凜冽的冬天,那些能給我們帶來支持的關系,總是生活中的一抹暖色。
如果負面情緒已經涌向你,那你還可以試試這些做法。你可以切斷信息輸入,在睡覺前尤其不要繼續刷手機,追蹤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”相關的信息,避免信息過載帶來的心理負擔。你也可以試試和自己對話,不管是大聲說出來還是在內心里無聲低語,告訴自己“這段經歷可能不太舒服,但我能應付過去”都是很重要的。你還可以試試去尋找那些正面的咨詢,回憶一下過去面對危機時你應對的方法。或者去搜尋每天生活中那些細小的幸福當下。
如果你感到情緒崩潰,而且以上方法都不行,那就盡快向專業心理咨詢,或心理援助服務求助吧。
請相信,這個冬天我們都在一起,心靈的平靜,會守護我們度過難關。